端午排毒,巧用艾灸
六月已到中下旬,天气愈发炎热,有很多朋友感到不舒服。这是为什么呢?这其实是因为天气炎热,加快了人体的陈代谢,内脏组织排出的毒素也越来越多。
随着人们防病养生意识的提,艾灸也走入了更多寻常百姓家。古代有诗云,“端午时节草萋萋,野艾茸茸淡着衣”,意思是艾叶的采摘必须在端午前后,这时的艾叶生长得为旺盛,适合做成艾条防病治病。艾灸,是天然的养生项目。
那么,艾灸有哪些功效,如何施灸才能起到保健作用。
针与灸的区别
平日里人们说惯了针灸,但“针”与“灸”实则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,其临床主治也各有所长,正所谓“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”。针法是指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体内,运用捻转与体察等手法治疗疾病。灸是灼烧的意思,艾灸主要是以艾叶为主要灸材,借助艾叶燃烧时散发出的药理对人体体表腧穴温热性刺激,通过经络的传导,达到治疗疾病、防病保健的目的,除了艾叶外,原料还有桑枝等。
艾灸养生治病益处多在古代,艾灸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,具有温阳补气、祛寒止痛、补虚固脱、消瘀散结等作用。艾灸广泛应用于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五官科等疾病。对正常人,艾灸也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。
艾灸的作用主要概括有:
温经散寒:艾灸大的特点是治疗过程中可以生热,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,对外感风寒湿邪、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明显。临床上,骨关节病,风湿、类风湿、胃寒、腹泻等病症用艾灸的治果很好。
回阳固脱:阳气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质,阳衰则阴盛,而艾灸能够祛除阴寒,振奋阳气,适合身体虚弱、阳气衰微的患者。除有温煦的作用外,还有固摄的功能,气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之症,艾灸对本类病症也有很好,如子宫下垂、胃下垂、肛门脱垂、大气下陷等。
化瘀散结:瘀指的是瘀滞,包括气瘀、血瘀、痰瘀等,影响经络的运行。艾灸能起到化瘀散结,疏通经络的作用。
端午节来啦,请大家做好艾灸排毒的准备吧!
农历五月初六到初八连续三天:(公历6月10-12日),
农历十六到十八连续三天:(公历6月20-22日),
农历二六到二八连续三天:(公历6月30-7月2日)
这几天也是一年中毒的时候,被称为九毒日,冬病夏治排毒佳,雪象医院中医康复科门诊开展了艾灸保健治疗,亲们应该抓住这几个排毒日做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,这也是人们常说的“端午排毒,一生是福!”